“半盞屠蘇猶未舉,燈前小草寫桃符!边^年寫春聯、貼福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,不僅寓意著人們對農歷新年的美好愿望,更積淀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化底蘊。
1月19日,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、市文聯、團市委、市婦聯聯合組織開展“運河春華萬家聯·百家千福送萬戶——禎祥賀歲 前‘兔’似錦”書畫名家寫春聯送福字文化惠民活動,邀請11位邳州籍書法名家走進邳州博物館,為群眾寫春聯、送福字,送上充滿“年味兒”的文化禮物。
當天是農歷臘月二十八,博物館內燈籠高掛,裝飾一新。書法家們站在充滿歷史氣息的大廳里,筆走龍蛇、潑墨揮毫,把吉祥安康的美好愿景凝于筆端、注入紙箋,一副副或端樸或雄秀的春聯、一幅幅或溫婉或遒勁的“!弊,在行云流水間便躍然紙上。聞訊趕來的社區群眾把書法家們團團圍住,爭先恐后地請他們寫春聯、福字,火紅的燈籠、歡快的笑臉,與夾雜著墨香味的年味兒,把博物館妝點得暖意融融。短短一上午,活動就送出春聯300副、福字400余幅。
據悉,為慶祝新春佳節,豐富市民假日期間精神文化生活,邳州博物館不僅春節不打烊,還將推出“‘兔’個好彩頭 邳博陪您過大年”新春系列活動,歡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。